2002年,公司上马了以生产黄原胶等高科技生物发酵制品为主的阜丰生物工程园,多元化发展迈出可喜一步;2003年,公司上马治污再提高工程,形成6万吨复混肥生产能力;进行1.5万吨麸酸扩建和热电三期扩建,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发酵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2004年,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创造了宝鸡当地经济发展的奇迹;2006年,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一期工程顺利投产运行;2007年,阜丰集团成立,李学纯任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捡破烂成就味精行业老大
当时,李学纯觉得白酒竞争太激烈,没什么前途,隔壁的味精厂产品质量不错,于是集资了195万元买下了这个厂,但要买全新的味精生产设备,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李学纯的解决之道是当“破烂王”。当时国内味精企业有200多家,但是有三分之二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大量生产设备闲置。人家一个车间的机器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他们花10万元收购回来。李学纯的捡破烂队伍席卷大江南北。3年之后,依托廉价收购的二手设备,李学纯的阜丰公司谷氨酸(味精主要原料)年产能达到5万~6万吨,进入全国前十名,名声大振。
味精行业的价格屠夫
收破烂可以进入行业前十名,要成为行业老大还得有点别的招数。利用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李学纯淘汰了将近一半的竞争对手。李学纯说,决定味精原料谷氨酸成本的主要是玉米和煤。要想再做大的话,只能寻找更便宜的玉米和煤炭。李学纯将手伸向了陕西宝鸡市和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由于成本低,毛利率在30%左右。2007年开始,玉米价格大幅上涨30%,其他味精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很快,正是要涨价的时候,他们主动降价,把毛利率降到10%~12%的位置。在这样的价格面前,到2008年下半年,全国的味精生产企业少了20多家,还剩下20家。
本文由站长原创或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eobaike.cn/?id=277
本文 暂无 评论